网络配图
“秋风起,蟹脚痒”,
眼下正值“螃蟹季”。
32岁的李女士(化名)
周末和朋友约了一顿“品蟹大餐”,
不料这一吃,
就吃出了问题……
两只螃蟹下肚,女子被送入急诊
两只螃蟹下肚后,李女士正和朋友们聊着天,皮肤突然冒出大片红色风团,手心脚心阵阵发痒。她还没反应过来,肚子又开始隐隐作痛,还没等回家就上吐下泻了三次,喉咙也像被什么东西堵住,呼吸越来越费劲!
李女士自行吃下一片抗过敏药,却丝毫不见好转,只好紧急赶往浙大二院。经过敏(变态反应)科医生检查,她被确诊为典型的螃蟹引发的急性荨麻疹。
展开剩余60%医生表示:“再晚一点,可能就会引起呼吸道痉挛,那才是真正的危险。”
为啥螃蟹会“召唤”荨麻疹
螃蟹属于典型的“高致敏食物”,其蟹肉中富含大量异体蛋白。当过敏体质者食用后,免疫系统会将其判断为“有害物质”,进而启动“防御模式”,最终引发荨麻疹。
不适症状通常在食用螃蟹后数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,我们需警惕不同程度的危险信号:
首先是风团(最常见),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(像蚊子包但更大、更不规则),伴随明显瘙痒,风团可能在几小时内消退,但容易反复出现;
其次是血管性水肿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嘴唇、眼睑或喉咙水肿,严重时可影响呼吸;
少数患者可能伴随全身症状,如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心慌、胸闷等,甚至血压下降、意识模糊,若不及时抢救,会危及生命。
一旦中招,如何正确应对
医生提醒,牢记“不盲目用药”,不要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涂抹大面积皮肤,不要用热水烫洗瘙痒部位,也不要盲目吃偏方。
提前设防,远离“蟹后麻烦”
发布于:福建省优配网-配资杠杆-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-沈阳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